股票低息配资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在珠海揭牌

你的位置:专业炒股配资网_期货配资炒股网_炒股配资公司网 > 炒股配资公司网 > 股票低息配资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在珠海揭牌
股票低息配资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在珠海揭牌
发布日期:2025-05-18 22:50    点击次数:58

股票低息配资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在珠海揭牌

潮涌大湾区股票低息配资,能聚新时代。

4月24日上午,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海洋能源联合体”)揭牌仪式在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主会场盛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虎、北京理工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秦志辉、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扶志共同为海洋能源联合体揭牌,海洋能源联合体16家成员单位上台见证。

受访者供图

揭牌仪式后,北京理工大学代表海洋能源联合体全体成员宣读《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珠海宣言》。在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上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盛松伟作《规模化开发海洋能路径思考》主旨演讲。4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等单位围绕“智慧海洋、创新驱动——共筑粤港澳大湾区海上新能源未来”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新能源专题论坛。

明确使命,共绘海洋能源发展蓝图

海洋能源联合体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牵头,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等相关单位指导,整合高校院所、知名能源企业专业资源,凝聚大湾区海洋能源力量共建共赢,采用“1+N”协同模式(即1个组长单位,N家单位协同),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担任组长单位,联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澳门城市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南油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清欣达新能源电池技术研究院、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华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内权威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汇聚从事海洋能源领域研究、应用及产业化等优势资源,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为载体,对标欧洲海洋能源中心,谋划打造国家级标志性海洋新能源产业创新平台,打造海洋能源科技创新高地。海洋能源联合体正式成立标志着大湾区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从“单兵作战”进入“协同共战”的新阶段。

宣言指出,海洋能源联合体以国家战略擘画零碳蓝图,以“赋能未来,零碳先行”为旗帜,以创新为刃、以科技为剑,于珠海扬帆启航!立潮头,打造全球海洋能源标杆;聚合力,构建千亿级产业新生态;守初心,以绿色使命书写答卷;向未来,点亮零碳时代。

蓝海禀赋,筑牢海洋能源根基

珠海扼守大湾区咽喉、毗邻港澳,领海线以内9348平方公里,拥有大小海岛262个,作为珠三角中海域面积最大、岛屿众多、海岸线绵长的城市,珠海发展海洋经济优势得天独厚。作为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已经全面建成投产,海上的风吹亮了海岛及珠澳两地的万家灯火。珠海驭波踏浪,以波浪为潜能,化“伶仃洋”为机遇。开发波浪能,是解决我国众多海岛及远洋远航供能不足的破题关键,是满足我国未来战略性开发海洋能源需求的有力法宝。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金湾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年上网电量可达7.29亿千瓦时,满足约100万珠海市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

波浪能是珠海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6月,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南鲲号”在珠海开始试运行。这台面积相当于7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型海上充电宝”正在上演传奇故事,每天最大发电量可达2.4万度,相当于满足约3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工程应用阶段。

目前,作为全球波浪能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珠海万山海域集结了“万山号”“南鲲号”“澎湖号”等海上新能源发电装置。同时,大湾区海洋能源潜力空间巨大,潮流能、海水制氢、温差能、盐差能将成为能源发展重要突破点。海洋能源联合体的成立为探索海洋能源的创新模式,高效推动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海洋新能源作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引擎,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正在加速突破中。各方能源发展智慧在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精彩呈现,4月25日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新能源专题论坛,汇聚全球海洋新能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前沿技术与产业趋势,推动海洋新能源技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共同促进大湾区海洋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科技引领,驱动海上能源产业升级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中国科学院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自然资发〔2025〕34号),明确以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为核心,全力培育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接下来,珠海将充分发挥海洋能源联合体优势,打造海洋能源科技创新高地。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多管齐下推动海洋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加大对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着力发展低功率密度海洋能高效转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积极探索潮流能、波浪能开发利用的前沿技术,同时大力开展温差能、盐差能等海洋能发电及综合利用新机理的研究,为后续工作筑牢理论根基。二是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搭建海洋可再生能源综合试验平台。建立高效的中试验证体系,建设漂浮式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研究平台、潮流能、波浪能、储能实验研究平台、海洋可再生能源实验研究测试平台,提升海洋能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多能互补发展、产业互促共融、技术协同创新优势加速技术迭代升级,尤其要支持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波浪能发电以及大功率温差能综合利用等关键核心装备技术攻关,解决制约海洋能源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三是推动建立海洋能源装备认证体系,提高海洋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和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多渠道引荐海上试验用户,提供海上综合测试支撑,有力保障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运营。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潮涌湾区,能聚时代。

作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的“蓝色引擎”,海洋能源联合体将以珠海为支点,串联大湾区协同创新网络、激活穗深珠产业集群势能,推动高栏一、高栏二海上风电项目、南海岛礁波风光储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等示范工程落地,让珠江口的海风与南海碧波化作清洁动能,点亮大湾区万家灯火。海洋能源联合体成员单位将紧握“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钥匙,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培育多能互补的千亿级产业新生态。从珠江口到伶仃洋,从万山群岛到粤港澳大湾区,一幅“湾区联动、海陆互济、绿能奔涌”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为“海上新广东”以及“海洋强国”锻造绿色能源新标杆‌。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 | 左志红

【通讯员】林举鑫

【本文责编】刘龙飞

【频道编辑】李卓华 陈冰青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